新闻中心 分类>>

半岛·综合体育入口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广阔但进口依赖度较高 国产企业亟待突围

2023-12-30 17:36: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综合体育入口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广阔但进口依赖度较高 国产企业亟待突围奶油(Cream)是指乳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稀奶油,经成熟、搅拌、压炼而制成的乳制品。奶油是以乳脂肪为主要成分,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或作为其他食品如冰淇淋等的原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奶油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奶油整体分为动物奶油及植脂奶油。动物奶油以牛奶中天然乳脂成分为主,一般标注“稀奶油”、“淡奶油”字样,部分淡奶油品牌如侨艺,实则添加一定植物油脂如棕榈油、椰子油,属于乳脂植脂混合奶油。植物奶油核心原料多为棕榈仁油,由于生产工艺大多含氢化技术,产品中含有少量难以代谢的反式脂肪酸,消费者多对产品安全存在一定担忧,此外根据是否添加乳脂成分,可进一步划分为含乳脂植脂奶油及纯植脂奶油,前者兼具动植物奶油优点,当前在植脂奶油中占据主流。

  调味品由于在菜肴中成本占比偏低,间接导致毛利率多在40+%。而奶油与调味品产业类似,一是得益于下游应用产品如蛋糕、奶茶等盈利空间较高,二是在原材料中占比同样有限,按调味品餐调比定义计算约在10%左右,即使价格小幅波动,高粘性下客户流失亦不高,三是舶来品定位下,部分外资品牌得以拉高行业整体定价中枢,四是淡奶油方面进入门槛较高,而大型乳企利润诉求强于份额,植脂奶油早年竞争充分,当前格局稳定仅剩寡头比拼,故最终植脂亦能实现40%左右较高毛利率,而外资淡奶油预计盈利可更高。从南侨食品、立高食品奶油业务毛利率来看行业毛利率走势虽有波动,但整体来看行业毛利率处于高位水平。

  就我国奶油产量而言,随着整体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奶油产量稳步提升,2018年我国植物奶油产量为21.6万吨,淡奶油产量为9.1万吨。数据显示,尽管行业产量持续增长,但整体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另外也受新西兰高端奶源品牌效应和国内消费者健康等考量因素影响,国内奶油进口依赖度在50%以上。

  国内整体奶油需求较大,进口依赖程度高,进口远高于出口,中国奶油进口量和金额整体趋势表现为稳步向上增长态势,但2019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跌幅高至24.54%,随着下游国内需求回暖,2021年国内奶油价格持续上行背景下进口量同步达到近十年来最高点,达13.1万吨。

  随着城市化程度加深,城市中西点及面包等烘焙食品的需求量大增。我国奶油行业进口依赖度较高。2022年我国奶油主要进口国为新西兰,进口占比达87.3%,其次进口国为欧盟地区,占比达9.4%。

  烘焙行业、新茶饮行业、咖啡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奶油行业提供了较大的下游市场需求。从规模来看,近年奶油行业的总产量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油市场规模已达107.32亿元左右半岛·综合体育,随着下游烘焙和新式茶饮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增强,奶油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上行。

  奶油行业主要厂商包括维益、海融、立高、南侨、安佳、雀巢等,外资企业较多,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业务重心以烘焙为主,国内生产产品较多。

  植脂奶油领域国产品牌相对分散,一超多强局面长期不变。植脂奶油最早由美国维益发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早期市占率可达90%,立高主打低端线路快速起量半岛·综合体育,整体而言,由于行业盈利偏高,加上进入门槛偏低(200-300万即可建厂),仍存在部分地方性小企业主打低价进入行业,除维益外当前国产品牌仍较分散。

  淡奶油领域安佳遥遥领先,本土份额相对偏小。外资品牌方面,早年雀巢供应链优势更大故份额占比更高,13年安佳进入中国市场,16年成立专业乳品并启动通路改革,不再仅合作少数几个本土大商,而是主动扩展团队进行下沉,且率先切入茶饮赛道,此后维持双位数增长,当前奶油规模约30-40亿,其中在饮料市场占有率约90%。雀巢则仅次于安佳,体量在10-15亿左右,优势集中在餐饮、咖啡渠道,其他外资品牌如蓝吉米、总统、铁塔等仍是国内总代模式,预估体量在5亿元以下。此外本土品牌中南侨、塞尚规模较大,南侨22年奶油收入约5亿半岛·综合体育,塞尚18年被雀巢参股,专攻茶饮咖啡渠道。

  近年来,在中国乳制品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乳制品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的通知》等产业政策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乳制品相关企业奶油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搜索